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

作者: 时间:2023-12-28 点击数:

    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学科从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科前身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201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本学科具有理学、工学学术硕士以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二级学科,包括工业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以及软件工程与智能计算等研究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涉及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领域。学科拥有辽宁省化工过程工业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物联网技术国家与地方共建实验实践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平台。

   经过二十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本学科规模和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是我校重点培育学科。设有四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以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并通过了教育部的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的毕业生具备国际认可的工程师资格。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专业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

   学科现有三级教授2人,四级教授1人,副教授12人,校内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省“百千万人计划”百层次人才1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1人;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1人;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辽宁省科技咨询专家1人。校外兼职导师21人,分别来自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营口理工学院、辽东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本学科近几年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外专项目、中韩科学家交流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0余项,近五年学科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为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计算机技术与过程工业领域,特别是化工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是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均围绕工业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开展。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工业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方向主要涉及物联网感知层相关技术研究;工业物联网及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演示与验证平台研发;基于“互联网+工业”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水下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等,特别围绕我省化工过程工业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以解决化工过程工业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进行相关技术研究。

   2)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方向主要研究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智能检测和控制中,如产品质量检测、废弃弹药分类检测等。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故障诊断和安全评估。

   3)软件工程与智能计算方向主要研究面向化工企业和化工生产过程进行应用和仿真软件开发,并为化工企业智能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依据学科发展定位,针对国家和辽宁省工业领域,特别是化工产业的应用需求,本学科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扎实专业理论基础与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开发的高级人才为目标。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升辽宁省过程工业智能化领域科研和技术水平贡献自身力量。

   本学科近年来生源充足,质量逐年提高,学科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几百名优秀硕士毕业生,分别就职于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国有和私营企业,为国家和地方科技、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学科还面向国际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已培养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的硕士毕业生二十余人。

    (二)学科(领域)建设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拥有理学和工学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工学、0775理学、0775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77503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学科从1995年依托学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开始招生,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理学和工学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

   经过二十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本学科规模和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已形成一批具有科学素养优秀、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0人。拥有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省“百千万人才计划”百层次人才1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1人;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1人;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辽宁省、沈阳市科技咨询专家多人等。

   此外学科还拥有辽宁省化工过程工业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物联网技术国家与地方共建实验实践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平台。

   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近2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EI 及ISTP 检索百余篇。申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以上平台、基地、师资及成果为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本学科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百余名硕士毕业生。此外,本学科还面向国际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培养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加纳等国家的硕士毕业生十余人。

    2. 电子信息(085404 计算机技术,085411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授权点设在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侧重计算机技术相关方向,主要涉及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工程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专业领域。

   学科现有工业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控制及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与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与大数据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技术等研究方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省“百千万人才计划”百层次人才1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1人;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1人;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辽宁省、沈阳市科技咨询专家各1人等。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EI 及ISTP 检索百余篇。申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学科还拥有辽宁省化工过程工业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物联网技术国家与地方共建实验实践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平台。并根据国家和学校科教融合政策,与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与生物研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中科数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视讯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以及辽宁亦度医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聘请校外硕士生导师19人,采用1+2模式联合培养研究生。其中与沈阳中科数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视讯技术有限公司及辽宁亦度医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评为辽宁省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目前本学科已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三)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1. 研究生招生

   学院近年来积极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2023年学院更新了学科简介、平台、团队以及优秀教师的相关介绍,通过学校网站、公众号等方式进行了推送和宣传,学院主管学科和科研的副院长进行了2024年招生宣传网络直播,并解答了考生们的相关问题,2024年我院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30人,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我院研究生招生调剂请求咨询的考生逾2000人,学院建立了4个招生QQ群来答复考生的各类相关咨询。我院一志愿考生参加复试以达到教育部公布的硕士研究生录取国家最低分数线为标准。申请调剂的考生数量达到了1500人,我院根据计划缺额人数的120%发放复试通知,根据专业测试、英语测试和综合面试结果确定录取名单。

   2023年我院录取了88人,超额完成了招生计划。其中学术硕士研究生19人(理学6人,工学13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56人(计算机技术41人,大数据技术与工程9人,网络与信息安全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人。实际报到人数84人,实际报到率为95%。2023年我院一志愿录取48人,一志愿录取比例55%,录取本校应届毕业生12人。

   从今年我校报考人数来看,我院研究生报考人数和第一志愿录取比率均高于去年,申请调剂到我院的考生数量依然巨大。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进步,信息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热度和社会认可度持续走高,也说明近年来本学科在省内外的影响力有所提升;调剂复试考生录取比例较高则说明我院高度重视通过调剂这种方式来选拔优秀考生。

    2. 学位授予情况

   2023年,我院共有72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11名,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61名。

   有关论文重复率及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双盲评审、预答辩、答辩资格审查、答辩等质量的要求均严格按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

   2023年6月,我院有72篇论文参加了盲审,68篇一审通过,4篇二审通过。11名学术学位硕士和61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8个小组进行了毕业论文答辩,68名学生一次通过答辩被授予学位,4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二次答辩通过被授予学位。

    3. 研究生毕业及就业状况

   1)毕业生概况及就业质量分析

   我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共计72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11人,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61人。

   2023届毕业生签约总人数72人,单位性质包括国有企业、高校、其他企业三个类型,单位性质具体:国有企业28人,占签约人数的38.89%;高校10人,占签约人数的13.89%;选调生1人,其他民营企业签约31人,占签约人数的43.06%,较去年相比国企人数增多,已逐步变成趋势。

   2)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从就业数据来看,我院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较高,表现在就业单位层次较高,职业起薪高,职业的发展空间大。从事的行业多为高校、国家机关及大中型企业等,职业发展前景良好。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

   我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把高水平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于师资队伍的持续优化,通过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与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合作以及将企业科技人才聘为实践导师等方式,争取各方面力量提高导师队伍整体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师资队伍。2023年,学院专任教师总数为49人,其中研究生导师19人,外聘导师23人,其中我校理学院3人,化工学院1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9人,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与生物研究所1人,营口理工学院4人,辽东学院5人。其中外聘导师比上一年增加1人。院内导师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外聘导师副教授20人,讲师1人。本年度学院有2名教师被评为校优秀研究生导师。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学院研究生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学院党委书记负责领导,副书记负责具体工作,2名专职辅导员负责研究生思政教育和文化活动,1名组织员负责研究生党建工作,1名兼职研究生秘书负责学生培养工作。

    1. 支部基本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不断壮大,截至九月末研究生新生转入17名党员,原研究生支部成员超过50人。应上级党委要求,原党支部拆分为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和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拆分后的党支部及时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分别由党务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支部书记,另设支委会。两个研究生党支部共有党员55名,其中正式党员48名,预备党员7名。

    2. 发展党员工作

   在学校、学院二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支部以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为基础,不断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着力提升党员质量,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本年度吸收管文鑫等5名同志为预备党员,确定培养了杨璐等25名积极分子;把积极分子的确定考察提前下沉到班级,支部全体党员广泛在班级中开展群众谈话,全面了解入党申请人的行为思想状况;进一步明确培养人、入党介绍人职责,按季度听取学习和思想汇报情况,加强对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 加强支部制度建设, 筑牢思想理论根基

   以主题教育学习为主线,继续加强支部基础建设。研究生党支部落实支委会制度,选优配强支委会成员,按时召开支委会议,进行业务培训和党务工作研讨;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扎实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本年度召开支部大会21次,党课2次,支部委员会15次,组织生活会2次。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读书目、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等重要思想和重要讲话,同时认真开展学习研讨,提升学习效果;对于外出联培同学,采取线上同步学,课后推送学等方式,避免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一年来,支部党员间谈心谈话100余次,通过谈心谈话,找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将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落实到实处。开展了一次民主测评,年度测评党员41人,其中优秀党员14人,合格党员27人。

    2.开展特色活动,激发青年队伍活力

   支部全年共开展党日活动13次,利用辽宁“六地”资源,组织支部党员去沈阳工业博物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学习,生动立体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了服务辽宁振兴的决心和信念;号召支部党员传承雷锋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组织党员到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国庆期间组织红色观影《志愿军-雄兵突击》;突出支部特色,召开“品主席诗词,做优秀讲解”党史基地讲解稿修改研讨会,落实红色基地讲解员制度,支委会成员修改讲解稿件,组建成新一届党史基地讲解团,对新加入的讲解员进行讲解培训,为新生做党史基地讲解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把思想教育融于日常,不断提高支部党员的总体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着力展示和提升党员的模范标杆形象。同时组织及时上交党费,将收缴情况实时记录。

    3、勇于创先争优,突出先锋引领作用

   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就业分享。毕业生党员为学院全体研究生同学们作就业经验分享,分析就业形势,细致介绍如何备考、报名、书写简历、面试等全过程,使同学们获益良多,深受好评。

   支部优秀党员引领班团建设,志愿服务,在学术科技竞赛各项活动中争当先锋。支部14名党员分别担任2023级研究生、专升本、本科生班导生,辅助辅导员展开工作。此外,支部党员利用暑假时间在家乡参与承担社区、小学等相关志愿岗位工作,服务群众。支部党员在学习、科研、竞赛等业务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模范带头作用显著增强。研究生党支部2023年获得奖学金达32人次,其中国家奖学金1人次,校级一等奖学金10人次,二等奖学金7人次,三等奖学金14人次;支部多人获得省、市、校级荣誉。其中省级优秀毕业生3人次,校级优秀毕业生5人次,市级优秀研究生1人次,校级优秀大学生党员1人次,校级优秀研究生7人次;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5人次。支部党员在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配音大赛等各项比赛中斩获奖项。支部党员公开发表论文16篇,其中核心以上级别论文7篇,SCI收录1篇,EI收录1篇。

    (三)校园文化建设

    1、开展研究生主题班会教育

   (1)“青春献礼二十大”主题班会

   为强化对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动员青年团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组织学生开展“献礼二十大,青春心向党”主题班会。

   (2)“弘扬雷锋精神,凝聚奋斗力量”主题班会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好转。校园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提倡 “以德育人〞,雷锋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主题班会

   网络诈骗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每个人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都构成潜在威胁。因此,通过本次班会,希望提高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学习防范的方法,共同构筑安全的网络环境。

   (4)“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它关系民生,关系国家稳定,关系社会长远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国家安全既是国家责任,也是公民责任。让国家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并成为公众习惯,应是全社会的期待。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高于 一切。我们在行使自身权利的同时,不能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我们要做的是爱国,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不应触碰法律底线。

    2、研究生学术文化教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通过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学术科研方面,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在社会服务方面,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组织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过去的一年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开展前沿科技讲座二十余次,取得良好的效果。研究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一百余次,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市级奖项50余人次,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

    3、开展第二课堂教育

   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之余,为了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多次组织全体研究生和研究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以及义务劳动服务,并组建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讲解团,开展百年党史宣讲活动,开展面向院系内部的讲解十余次。

    (四)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1、寝室管理

   为了使学生宿舍安全、文明、有序,培养住校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优化宿舍环境,建立良好的宿舍秩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经常性深入宿舍、班级开展安全性教育。

   根据学校学生管理手册中寝室管理制度,不定期的去寝室检查寝室卫生环境、违章电器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把发现检查出的问题让学生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2、评奖评优管理

   根据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及其他评奖评优管理办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专项评审小组制定评审细则,在本年度内共评选出4名国家奖学金、2名沈阳市优秀研究生、9名校优秀研究生干部、18名校优秀研究生,并在公示期内全体研究生对评选结果无异议。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在当今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网络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良好契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抓住此良好契机在线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余,依托微信、QQ、新媒体等网络平台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反诈宣传,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从而取得成果显著。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22级和23级研究生全部执行21版培养方案。2023年学院为22级研究生开设并完成了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的全部课程,为23级研究生开设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的全部研究生课程,涉及20余门专业课程。针对本年度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我院开展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化建设,组织和推进优秀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保障本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本年度我院获得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1门课程被评为校研究生思政示范课程。

    1.教学总体情况

   从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学院研究生课程全部采用线下进行,根据研究生课程性质及内容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授课手段结合完成授课内容。2023年春季学期,学院开设了10门专业课,均按计划开课时间开展了教学活动。2023年秋季学期,所有研究生课程均按期开课,并按教学计划有序进行。

   几乎所有授课老师均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了课程讨论环节。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大部分课程在授课之余都为学生布置了相应的练习和作业。从学院教学检查和授课教师的反馈来看,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都非常好,所有学生都能认真及时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课程思政和课程改革情况

   学院积极组织和支持教师进行各类研究生课程改革、课程思政建设以及各类教学成果的提炼和总结。2023年我院申报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其中1项获得立项。我院有1门课申报了学校研究生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并获批,3位导师申报了校优秀研究生导师,1位导师申报了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其中2位导师被评为校优秀研究生导师。

    (二)导师选拔培训

   本学科严格按照国家、辽宁省和学校研究生培养规范和要求,按照《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规定,根据统一标准和程序进行硕士生导师的遴选。按照个人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推荐、校硕士生导师评审委员会评审确认的程序,遴选产生新任硕士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聘期为三年,三年内每年进行一次新增导师聘任,同时,解聘超龄和上年度考核不合格导师。凡不能履行指导教师职责,或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指导论文的,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学校每年都要对新遴选的硕士生导师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学院聘请具有丰富培养经验的导师给新任导师作报告,同他们交流和座谈,进行传帮带。

   学院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施双导师制,坚持遴选聘用行业专家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校外兼职导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与行业紧密结合,以提高综合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双导师制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职业能力,为国家和地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2023年按照学校硕士生导师选聘制度,学位点共聘任校内硕士导师19人,校外兼职硕士导师23人。本年度学位点导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10余人次,参加学院集中组织培训55人次,各类其他进修和培训33人次。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本年度学位点为全体教师组织了两场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分别邀请学院老院长陈未如教授和学院分党委王立刚书记为老师们做了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主题讲座,并就师德师风问题与教师们进行交流,参加教育活动教师50余人次。

    (四)学术训练情况

   学院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学术训练,除了为学生开设《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外,还组织导师们为学生们进行了学术前沿系列讲座,为学生提供论文选题、科学研究以及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此外,学院还为研究生组织了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的相关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2023年学院举行了2021级91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中期汇报,2022级105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开题和中期答辩可以帮助导师们掌握学生研究进度、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论文研究以及促进学院师生们的学术交流。对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五)学术交流情况

   2023年学院有10人次参加了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论文或报告。我院研究生共发表高水平论文51篇,其中SCI、EI收录21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申请7项。研究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10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励1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8项。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2023年研究生各类奖学金评比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细则》和《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细则》,按照研究生院计分制评审办法,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细则》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细则》,经过学生自愿申报和学院评审委员会评审,学院评委小组结合申报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所获荣誉等条件,进行综合排名,2023年我院在籍研究生为28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4人;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134人,其中一等奖学金27人,二等奖学金36人,三等奖学金71人;助学金覆盖比例89.32%。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基本保障了在校研究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科学的竞争机制也给了研究生勤奋学习的动力。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2023年是本学科21版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的最后一年,在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建设逐步推进和完善的同时,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人才培养工作重心,着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启动了2024版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工作。通过召开研究生导师座谈会、发放研究生培养方案满意度调查问卷、以及前往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调研等方式,对21版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终完成了24版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目前,学院已经初步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位申请、授予和管理的规章制度、教学和学分管理制度、各学科培养方案、招生复试管理办法、导师工作规范制度,以及学生工作管理制度等,为学院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撑。

    (二)教师队伍建设

   2023年学院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新工科专业建设培养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线上、线下教学能力,积极联系国内知名教学资源平台,为老师们提供在线学习和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为了提高研究生导师的科研业务能力,学院组织科研骨干教师参加了多场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共组织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培训班7次,参加教师48人次,组织和参加高水平学术、科技会议3次,参加教师9人次。

    (三)科学研究

   2023年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继续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与优势,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23年,学院辅导员张英老师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实现了我校辅导员获得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学院另有2个项目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资助。签订横向合同4项,总金额255万元。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3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科(领域)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2023年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趋于稳定,研究生培养工作逐步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学院省级科研平台的年度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在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的评估和申报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为学科发展、科研平台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重新修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对课程和培养环节进行了更新和规范,组织了开题和中期答辩,帮助导师们掌握学生研究进度、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论文研究以及促进学院师生们的学术交流。对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拓展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单位,与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与生物研究所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关系,为促进学院与省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扩大学院研究生教育影响力提供了支持。

   虽然202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面临着很多问题。

   1.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相比于研究生数量仍旧不足,导师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和副高级职称教师较少,无法满足学科建设和发展需求。

   2.学科建设水平不高,学院部分教师缺乏从事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积极性,学院的科研成果数量较少。

   3. 学院缺少高水平科研团队,学校人才招聘政策对本学科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学院严重缺乏优秀的可以从事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的青年教师。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3年学院有1篇学术硕士学位论文、2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被辽宁省学位办抽检,学院非常重视抽检工作,组织了由院长、学科负责人、主管学科工作的副院长以及研究生导师代表等成员组成的论文审查小组,对抽检论文进行了导师自查、互查和学院审查。经过导师和论文自检小组的认真自查,抽检论文已报送省学位办。

    六、改进措施

   继续组织老师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申报方面的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做好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教育厅各类项目的宣传和申报辅导工作,对有意愿申报、有希望获批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帮扶,争取省市级以上科研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继续提高,并提升学院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业务能力。

   加强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动化所,省内外相关企业的沟通合作,争取在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方面有所突破。

   通过以上举措来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从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之,202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为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


Copyright© 2018 沈阳化工大学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