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同学们对行业产品与技术风向的了解,不断加强社会实践育人功能,7月17-19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赴大连市,对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元拓科技有限公司、活力桥科技有限公司、appen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前沿的企业开展“汇聚IT力量,赋能产教融合”社会实践。学院院长王军、党委副书记张丽带队指导,辅导员张英、赵岳、易柏言、肖昊、张鸽及实践团成员14人参与实践调研。学院围绕“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主线,开展以产业调研为核心的社会实践,充分做到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7月17日,社会实践团师生14人首先来到了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进行实践调研。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代表为同学们做了详细介绍,实践团参观了东软集团的产品展示区,同时与集团内我院优秀校友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东软的公司结构、创新战略和人才培养机制。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切身体会东软的产业升级变革、企业运营管理、行业发展难题,深刻认识到始终保持创新的强烈意愿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的底层基因。
接着实践团受优秀校友、大连活力桥科技有限公司司毅经理邀请,实地走访活力桥科技有限公司。司毅经理亲切接待了化大师生一行,考察中他与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布局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鼓励同学们重视个人在优秀平台上的发展潜能,持续塑造坚韧不拔的品质,并为从学术环境向职场生活的转变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站实践团走访了专注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的元拓科技公司。在公司领导亢经理的介绍中,实践团了解到元拓公司的数据处理流程,双方深入探讨了大数据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此外,王军院长代表学院与元拓公司签署了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协议。
最后,实践团走访了appen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在企业代表的引领下,同学们了解了智能硬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并探讨了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前景。通过此次参观,加深了同学们对专业的认知。
7月18日上午,实践团实地走访了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了前沿的AI技术和应用场景,例如将高算力技术应用到简历筛选中,从原来的人工筛选一天一百五十份左右到每天上万份的超高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高算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将对东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形成辐射带动作用,为大连、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前我院学生参观了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两地区在技术合作、服务目标等方面各有侧重,共同推动东北地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为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实现“家校联合共育才”的目标,学院将家访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7月18日下午,实践团分别到计算机2302赵新宇和计算机2303班赵旭弘两名学生家中进行家访。王军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后,对学生的生活表示关心。他详细询问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学生要立志高远,积极向上。学生家长对学院领导、老师的到来以及对孩子的关心、关爱表示感谢,表示今后会继续配合学校做好家校协同育人工作。
7月19日,实践团踏上了寻访历史的旅程。万忠墓纪念馆和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成为了追溯历史的重要站点。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们回顾了那段充满血与泪的历史,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与残酷。万忠墓是为了纪念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因日军攻占旅顺口而遭到屠杀的无辜平民而建。万忠墓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对那段惨痛历史的深刻反思。日俄监狱见证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旅顺口地区被外国势力占领和统治的屈辱历史。监狱的建筑本身就充满了压抑和沉重的气氛,每一块石头、每一扇铁门都似乎在讲述着过去的苦难和抗争。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同学们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承先烈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社会实践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大学生重要的第二课堂。深入企业从市场实际角度出发了解企业运行机制、行业发展未来与终端产品设计等问题,查摆自身职业素养,反馈促进“第一课堂”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展望未来,实践团将以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带着这次大连之行的收获和感悟,将所学所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于创新,不断突破。以实际行动践行化大学子的铮铮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